10月20日—21日,由国际陆港集团承办的2025第二届综合物流枢纽发展大会在义乌举行。大会以“枢纽效能引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为主题,探讨中国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义乌市政府副市长邵春洪出席大会、致辞并为义乌市陆港枢纽经济发展研究院启幕。市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代表共300余人出席大会。
会上,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徐州市交通运输局、牡丹江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代表,围绕效能引领,枢纽能级跃升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分别作主旨演讲;浙江海港物流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乌兹别克斯坦城市联盟等单位代表以枢纽协同运行与物流综合服务的新实践、新质效、新发展为主题作实践分享。
会上还举行了义乌市陆港枢纽经济发展研究院启幕仪式。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党组书记、主任盛常胜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代表为义乌市陆港枢纽经济发展研究院启幕。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义乌市陆港枢纽经济发展研究院理事长丁宁发表致辞。同时,会上发布了“2025年度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发展典型实践优秀案例”,为中国物流枢纽建设提供示范样本。
大会期间,还开展了“十五五”发展规划研讨会、枢纽多式联运峰会、物流供应链创新峰会、交通物流大咖对话及实地考察,为推进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近年来,国际陆港集团立足“一带一路”节点优势,持续完善“陆上、海上、网上、空中”四条通道:
陆上,以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为代表,线路延伸至欧洲、中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160多个城市,发运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卡航集运中心(孵化区)加密布局,运营线路覆盖中亚、俄罗斯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
海上,通过“义甬舟”海铁联运班列等载体,与宁波舟山港实现关务、港务、船务、信息、管理操作五个“一体化”,“义甬舟”海铁联运班列累计业务量超100万标箱,成为国内首条业务量达成百万标箱的海铁联运线路。
网上,聚焦全球数字贸易高地建设,紧扣全物流产业链综合服务商发展定位,聚力“信息港”提升,构建开放互联的网上通道,为打造跨境供应链数字平台提供强有力支撑。
空中,依托“义乌=马尼拉”国际货运航线,借助马尼拉机场枢纽优势,拓展义乌起运、境外中转的空空中转联程业务,建成辐射中东、欧洲主要城市的“空空中转”货运体系。
截至今年9月,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累计开行2427列,同比增长18.3%;海铁联运重箱发运8.7万标箱,同比增长22.6%;“义乌=马尼拉”国际货运航线累计飞行165班次、出口货物约2734吨,分别同比增长17.86%、23.02% ;快件(跨境)监管中心累计完成出口票件量1631.9万票,同比增长16.28%;卡航集运中心(孵化区)累计发车1859车,同比增长35.2%,出口货值11.14亿元,同比增长37.5%。
从通道到枢纽,从节点到网络,国际陆港集团正以开放之姿推动物流要素高效流动、产业链协同升级。未来,集团将加快构建大通道、大枢纽、大物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以更强的物流服务效能,助力“中国制造”加速出海,为义乌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打造国际一流贸易口岸提供坚实支撑。
